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2011年4月我买了人生第一台单反(Canon Eos 60D),从此在我的业余爱好里正式添加了“摄影”这一项。
其实我身边早已经有很多人在玩摄影了,但我不知怎么地一直到2011年才买相机,可能是意识上不够重视吧(这点我在后面会再说)。除了有点绘画基础外,技术方面我什么都不懂,焦距光圈快门ISO色温这些玩意儿一概不知,操作也完全不会(以前都用卡片机,全自动的),赶紧从网上下载了本纽约摄影学院教程来扫盲,一切从零开始学习。
囫囵吞枣一个多星期后,我就装模作样的跟着本地几个摄影群出来活动了,拍摄题材基本都是美女,毕竟还年轻嘛,肾上腺素高。
那时候真可笑,明明拍得很差,却自我感觉还行,也不敢跟别人多交流,怕泄露自己资历太浅。现在翻看2011的片子,有种脑背嗖嗖直冒凉风的感觉,后来数一数,当年差不多1万3千次快门,能够拿得出手的片子仅仅十几张,可想而知废片率有多高。
(图)
国外有个教授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没有按过一万次以上的快门,别跟我聊摄影(大概是这意思吧,别深究出处哈)。所以我就一直在努力地按着…… 到2012年我开始摸着些门道了,就给这话做了些总结补充:当你还在三四千次快门时,你觉得你什么都能拍好,简直是个天才;当你按到七八千次快门时,你已经意识到你不是什么都能拍,还有很多东西你无法表现出来;当你到了一万次快门以上时,你基本上已明白自己很渺小了,是啥材料还缺什么心里也大概有数了…… 呵呵,这个道理其实和开车一样,一万公里内的司机以为自己是车神,横冲直撞潇洒不已;五万公里以后就开始理智了,用车趋向冷静;十万公里以上,开车越来越慢,脾气非常好,谨慎礼貌,上高速都懒得超过120,不是不能超,是真的懒,觉得没必要……
下面再来几张2011年的片子:
(图)
从2012年开始,我解除了自己一个瓶颈,那就是后期。这个问题可能被讨论过无数遍了,我自己一开始拍摄时,也不喜欢后期的,觉得那不真实,不算摄影。后来看了许多令我感动和震撼的片子,才发现后期其实一直伴随着摄影的诞生与发展,不是你不想要它就不存在的。当然你可以坚持原片主义,甚至修炼出一套所向披靡独门武功,但是你不能阻挡别人使用后期,更不能否定人家片中包含的个性思想与创意。
当然,世上有许多人使用相机,纯粹是拿来当记录的工具(比如新闻工作者),这又另当别论。
我是看了无忌论坛某大神的帖子后,才彻底放开后期禁制的。大神说:玩摄影怎样才能玩一辈子?正常的人玩器材三五年就会腻了,片子还如何继续拍?如果你不把拍片当成一种艺术,不把片子当成一件作品去完成,那么这条路你是走不远的。任何爱好,最终都要成为一个极具你个性色彩的作品,才能维系一辈子,也才有可能在艺术上获得成就。什么器材,技法,前期策划,后期PS的,那些统统都是工具而已,你没有思想,没有创造,这些都玩不久!(这是我自己转化的意思哈,不是原文哈,这位大侠很有名,相信很多人看过他的贴。)
基于这种思路,片子是什么?它是你的个人作品。既然是作品,它从什么地方出来就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表达了你想表达的东西,它是否代表了你的水平,就像有人擅长用油画,有人擅长用雕塑一样。无论它是从相机直出,还是经过电脑再造,它能代表你的某些思想,就可以了。
于是我茅塞顿开,一切的一切都是工具啊! 1,你看到了什么?2,你能设计出什么?3,你能表达成什么样子?这三样成为了吸引我玩摄影的真正魅力所在。
(图)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