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驿路,当年的路台,当年的驿垣,当年的驿馆……沿京张公路往西北行,出北京不过100公里左右,在110国道左侧出现一座残破的四方古城,城门上斑驳的楷书题额“鸡鸣山驿”标示着古城的名称。历尽世纪的沧桑,没有多少修缮,不免破败残缺。然而,恰恰如此使得驿城的原貌保存至今。
从史料上得知,鸡鸣山驿城,在洋河的北岸,鸡鸣山与八宝山峡谷行洪而成的山前 洪积裙西腰。这里是自先秦即形成的上谷干道穿越宣怀两个山间盆地所经的咽喉之地。
据文献记载,早在先元的蒙古国时期,就有“府邸店”,是直属德兴府(涿鹿)的一驿。
在驿城内外发现了汉、辽时期的砖瓦,西南城墙的夯土层中夹杂着战国、汉、辽时期的陶片、瓷片。
北京与西北往来咽喉
饱经岁月磨砺的小城,几乎没经过修缮,不免破败残缺,然而恰恰如此,它保持了帝王时代的基本原貌。
也许是天时与地利共同造就了鸡鸣驿。自先秦起,鸡鸣山与八宝山的峡谷里行洪而成的沟壑,便形成了一条自然的上谷干道。
从宣州到怀来,这条路是必经的咽喉之地。
从秦到元,鸡鸣山下虽然没有正式的驿馆,但往来的商贾平民在此歇脚,早已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惯例。
在驿城内外,随处可以发现汉、辽时期的砖瓦、陶片,西南城墙的夯土层中,甚至夹杂着战国时期的瓷片。
原板块:风光摄影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登录后才能使用该功能
银羽七级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