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前言】
最近总在和很多的朋友讨论色温与色彩的问题,想了想,不如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整理出来
与大家共享,于是便有了这套个人体会。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色温和色彩,可以明白色温的意义,可以利用色温
来实现自己想要的色彩。
本人非专业摄影人士,只是一个以拍生活照为主的业余爱好者,对于很多的知识了解并不
多,所以不能保证本文的内容正确率几何,也希望大家为我指出错误,我好改正。
本文的文字量很大,可以说是我有史以来发表过的最长的一篇帖子,每一句话我都反复检
查过很多次,力求用最明白的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但有些地方也可能会很绕,还请大家
见谅。
本文中对于色彩部分的讲解,有一些部分带有我个人的主观见解,您可以同意我的观点,
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不妨碍我们就色温和色彩进行讨论和共同学习。
本文一共5节,提纲如下:
一 初识色温
二 色温与色彩
三 偏色与白平衡
四 前期实战
五 后期实战
另外还有一篇查缺补漏的后记,暂时就不发上来了。
接下来就进入正文吧:
【一】初识色温
说到色温和色彩,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色温不就是画面偏黄或者
偏蓝吗?”“色彩不就是画面的颜色吗?”,这么简单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如果把
色温和色彩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很难在拍摄照片及后期处理时有一个很好的理念,
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照片。
为什么我的照片颜色偏黄?
为什么我的照片颜色偏蓝?
为什么我总也无法得到拍照时眼睛看到的现场色彩?
为什么我总也无法得到非常准确的颜色?
也许您像我一样,曾经对相机的拍照得到的照片颜色有着各种疑问,您也一定像我一样
想要拍到的照片呈现出自己喜欢的颜色,那么不妨花费一点点时间,与我一起认识了解一
下色温和色彩知识。
要了解色温,先要从色温的由来开始讲起。色温,英文名称是Color Temperature,在
摄影领域简称为Temperature,标准的定义1:通过发射体发射谱形状与最佳拟合的黑体
发射谱形状比较确定的温度,标准定义2:和被测辐射色度相同的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
按照定义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吃力,我们不妨从色温的由来说起:
19世纪末的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认为:一个理想的纯黑色物体,如果接收到热量,
且将热能没有任何损失全部转换为光能的时候,那么黑色物体产生辐射波长随接受到热量
变化而变化。这么解释可能还是会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再换一个简单的实例:
在一个完全无光的密封、真空空间内,给一块纯黑色碳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级
别的时候,黑炭会开始发光,随着加热温度的提升,黑炭的发光颜色会发生变化。当温度
从零开始逐渐升高,黑炭从不发光开始变成发光的状态,而发出光的颜色会随着加热温度
的提升而发生变化,加热温度较低时,木炭发光的颜色偏红黄,加热温度慢慢提升时,木
炭发光的颜色慢慢由黄逐渐变得越来越蓝。
我们把纯黑色物体受热发光时的受热温度和表现颜色一一对应形成图表,这便是所谓
的色温表,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数字后的K单位即为Kelvins - 开尔文,初中物理课本中大家都学习过,它是国
际热力学的基本温度单位。图中的3200K、5600K等数字+单位,就是我们常说的色温值。
有了这样的图表,我们就可以很直观的将色温理解成“纯黑色物体受热温度及对应的呈现
颜色”。
发光体色温低~光线颜色黄暖,发光体色温高~光线颜色冷蓝,这是理解色温与色彩时
第一个比较别扭的地方,需要强化记忆,在后文中,您会发现更多更加别扭、需要反向理
解和记忆的东西。
那么,不同色温的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请看下面的模拟演示:
我现在在3D软件中建立了一个条件较为理想的现场:纯白的底面和背景,放置左中右
三个球体,球体的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纯白、浅灰和深灰,背景和球体都不具有色相属
性,且背景、球体本身表面无强烈的反射。接下来,在场景中打一盏聚光灯,按照不同的
色温值来控制灯光输出的颜色,在灯光色温变化的过程中,聚光灯的实际照度不发生任何
改变。以下便是最终得到的图表结果:
通过上面的几张图,您应该可以立刻清晰的了解了光源色温和发出的光线颜色之间的
关系了。场景中的光源色温不同,最终看到的画面的整体颜色不同,这是因为:本来应该
是无色的背景和物体,被不同色温的灯光染色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经过上面的表述,到这里,您至少应该明确一两个概念:一,只有发光体,也就是光
源才有色温的属性,不发光的物体是没有色温属性的;二,发光体的色温不同,导致发出
光线的颜色不同。
下面我列出一些问答,以便您更加深刻的理解色温的属性:
(01)点亮的白炽灯有色温吗?
有,偏暖。
(02)燃烧火焰的内焰和外焰颜色不同,色温以哪里为准?
不要管发光体本身是什么颜色,我们只看发光体最终发出的光线是什么颜色,通
过这个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来判断发光体的色温,例如燃烧的火柴,虽然火焰由蓝
到黄颜色变化,但它是整体在发出黄色的光,所以我们认定火柴燃烧时的色温较
低,偏暖。
(03)日光有色温吗?
有,随着一天内时间的偏移而变化。
(04)电脑显示器有色温吗?
有,且大部分的电脑显示器都可以在选单中设置色温。
(05)天空有色温吗?
有,虽然天空本身不发光,但我们可以认为天空属于一个发光体,日光的光线
属于直射光,而天空的光线就是常说的漫射光的一种,在3D软件中有专门的
“天光”制作工具和方法,天光用于产生柔和的漫射阴影。
(06)书本、鼠标键盘、杯子这些物品有色温吗?
没有,只要物体本身不发光,就没有色温属性。
(07)荧光灯、闪电这种并不是由于被加热而发光的物体,有色温吗?
有,广义的色温包含所有可发光的光源,而不仅限于由于受热而发光的物体。
(08)镜子反射中的灯光,有色温吗?
有,只要是可当做场景中的发光源的物体,都具有色温属性,当镜子为纯镜面,
不带任何颜色时,其色温如同反射的原始光源色温。
(09)摄影棚里用的柔光灯箱,色温应该以里面的灯泡为准还是以灯罩为准?
当灯罩罩于灯泡之上时,现场实际的灯光色温应以灯罩最终打出的灯光颜色为准,
如果摘掉灯罩,那么还是应该以灯泡颜色为准。
(10)黑洞这种连光都可以吸收的物体,有色温吗?
如果你能拍到黑洞,咱们再聊黑洞色温的问题吧,在此之前,咱们还是踏踏实实的
认为黑洞没有色温,因为不管它吸不吸收光线,只要它不发光,就没有色温属性。
(11)一张冲洗出来的照片有色温吗?一张在电脑显示器上看到的照片有色温吗?
都没有色温,冲洗出来的照片不发光,无色温属性,电脑显示器无论播放什么内容,
色温属于显示器的属性,而不是显示器正在呈现的画面的属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是冲洗的照片还是电脑显示器上的照片,我们都可以通过当前照片所呈现的内
容,推算出拍摄照片时现场照明发光体的色温,这个色温是推算或计算出来的,而
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例如下面这张图:
您不能说这张图的色温是20000K,您只能说“通过图片中场景的颜色,大概可以推
算出场景中的光源色温在20000K左右”,或者简要的说成:“图片场景光源色温大概在
20000K”
那么常见的发光体有哪些呢?这个很容易想出,分成两大类: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
光主要指的就是日光,而人造光我们暂时只考虑常见的灯光,例如白炽灯、荧光灯、闪光
灯等,其他颜色较为复杂的灯光,我们会在后面引出光的三原色概念之后再单独讲解。
不同的光,有怎样的颜色表现呢?其对应的色温值如何?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
你的相机里。打开相机,进入“白平衡”选单,您会发现有若干白平衡的选项,以佳能的
5D MarkII数码单反相机为例,在白平衡选项中,您可以看到如下的选单:
选单中的各种白平衡预设选项就直接说明了一些常见自然光和人造光的色温值,例如:
日光的色温是5200K(这里特指晴天12点至14点左右的光线)。
在阴影下和阴天时的自然光色温分别约为7000K和6000K,颜色稍稍偏蓝。
钨丝灯,也就是常见的白炽灯类,色温约为3200K,颜色黄暖。
白色荧光灯,也就是室内常用的暖白色灯管,色温约为4000K,颜色白中透黄。
闪光灯色温,默认为5500K,关于这个5500K,我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为您讲解。
关于自动白平衡,用户自定义白平衡和固定色温值模式,会在后续的内容中详细讲解。
有了这样的灯光种类和色温值的对应,您现在应该可以了解不同色温的光源究竟有
何表现了吧?如果还是不了解,没关系,现在就打开家里的透明玻璃白炽灯泡看看:
上面这种黄色的灯光就是3000K左右的色温。
再打开家里的白色荧光灯:
这种稍稍偏向乳白色的灯光,就是4000K左右的色温。
常见的灯光还有节能灯,节能灯的发光原理和上述的两种灯有很大区别,它主要是灯
管中的红绿蓝三色荧光粉配比发光,由于红绿蓝是发光体的三原色,可以组成任意的颜
色,所以节能灯的灯光色温可以从很低一直做到极高,例如从2500K的很黄的颜色,一
直到25000K的极蓝的颜色(关于红绿蓝三原色以及三原色与色温色彩的关系,会在后面
详细讲解)。
综合上面的描述,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下面的两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场景中的光源是色温为5500K左右的自然光,这种色温的自然光接近纯白
色,所以照片中的黑色背景和镜头以及明暗过度部分,都是接近纯黑和纯灰色的,镜头
盖上的白色商标与型号和变焦环上的白色刻度数字此时也表现为纯白色,镜头桶体上的
铭文也呈现为正常的金黄色。
第二张照片,场景中用于照明的灯光是一个白炽灯,色温在3000K左右,3000K色温
的发光体应该发出偏黄暖颜色的光线,所以本来应该是纯灰色的笔记本表面也被这时的灯
光染成了黄色。
有了上面的理论介绍、模拟分析、问答举例、实例照片,您现在应该可以很容易的判断
场景中照明光线的大致色温了,您也应该可以从一张照片中反向推断出拍照时场景内照明
光线的大致色温。
于此同时,您也一定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为什么在本文中5500K的色温值被提及了这么
多次?为什么相机机身内的白平衡选项用来为灯光颜色举例而不讲实际的用法?色温和白
平衡到底对拍照有什么影响?......
这些问题都会在后续的内容中得到详细的展开讲解,本节的内容暂告段落,下一节,我
会为您讲解在摄影领域中的色温标准值的由来和应用、色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二】 色温与色彩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对色温的基本概念、由来以及发光体的色温及发出光线颜色之
间的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本节中,我们继续来认识色温和色彩之间的关系。
很多朋友看过了上一节后问我:“请问色温的标准值是什么?”。
色温有绝对标准值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根据各行各业的需求不同,一些色温值被定
义为所谓的标准值,那么对于摄影领域来讲,色温的标准值到底是什么呢?
我暂时不给出这个标准值,我们先从光本身来展开讲解:
要想知道色温的标准值,我们就要先来认识“光”的标准值。在绝大多数的领域中,
我们都会把“白光”作为一种标准光。生活在公元前382-322年的人类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教育家之一的亚里士多德、中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
笛卡儿等古今学者都认为:白光是纯洁的、均匀的,是光的本质,而色光只是白光的变种。
回想一下初中的物理课本,牛顿的三棱镜色散实验,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为连续的
彩色光带:
这个实验充分的证明了,白光是一种多种彩色光的复合光,白光中包含了各种颜色的可见
光。可见光色形成的连续光谱,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想想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这
就是白色自然光被色散而形成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各种领域的科学实验无不把白光作为光的标准,就连音频领域,也将标准噪波叫做White
Noise,白噪波,其名称正是来自于White Light,白光,因为白噪音如同白光一样,平均
的包含了人耳可接收到的从20Hz到20KHz的全部频率。
现在,我们联想一下生活的细节:一张白纸在什么颜色光的照射下才能体现白色?当然是
在白光下。如果在彩色光下,白纸就会被光线染色,这个在上一节中已经有了类似的实例
图片展示。
经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分析,我们知道:日光的色温是在变化的,不断变化的日光色温的
平均值就在5500K左右。发出白光的光源色温是多少呢?也恰恰是5500K。有兴趣的朋友
不妨上网查一下专业的摄影灯灯泡参数,无一例外的标注为“5500K”,各种品牌的闪光
灯的色温也都是5500K,因为只有发出这种标准白光的灯,才可以让被拍摄的物体色彩有
准确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节中反复提及5500K这个色温的原因,当然,这也是日
光型胶卷的色温被固定在5500K的原因,不过为什么日光胶卷色温为固定5500K,这个在
下节中会有详尽的讲解。
所以,在摄影领域,我们把能够发出白色光的光源色温当作标准色温,这个色温值就是
5500K。
那么,色温和色彩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这一定是您现在非常想要知道的内容,我们先
来看下面这张图片:
还是在上一节中同样的较为理想环境下,浅灰色的背景和底面,5500K色温的纯白光照射
场景,场景中有红绿蓝三个颜色的球体。我现在要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红色的球看起来
是红色的,绿色的球看起来是绿色的,蓝色球看起来是蓝色的?
有的朋友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红绿蓝球本来就是红绿蓝色的,看起来当然是红绿蓝了;更
有的朋友会把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因为红绿蓝球先以红绿蓝的状态存在,所以才被我们
以红绿蓝的色彩感知。我们还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吧:
我们以红球为例,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您并没有真正的看到红球,是这个球体反射到您
眼中的光线使之在您的眼中成像,您才最终看到了这个红球,这是色温和色彩中的第二个
与常识不符的地方,虽然比较别扭,但一定要强化记忆。
扩展来说,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并非物体本身,而是物体反射进我们眼内光线的成像,比
如家里的桌子椅子,您并没有真正的看见它们,只是看到了它们反射过来的光线,不反射
光线的物体,我们就看不见。什么是不反射光线的物体?空气、绝对理想纯净的玻璃等等,
也就是我们以前在脑中定义为“透明”的物体,这些物体是的存在是绝对的,只是由于它
们不反射光线,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们。
为什么红球看起来是红色?因为它只能将白光包含的全部光谱中的红色部分反射,其他部
分则完全吸收不反射。同理,绿球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白光中的绿光部分,
蓝球之所以是蓝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白光中的蓝光部分。
接下来,我们保持场景中的各个参数不变,红绿蓝三个球的位置不变,唯独将照明灯光由
刚才的5500K纯白光,变成2000K的橙黄色光,再看一下得到的结果:
您会发现,浅灰色的背景被2000K的光源染为橙黄色,红球和绿球基本能保持红色和绿色
的颜色属性,而唯独蓝球变成黑色了,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上面讲述的逻辑来分析:蓝球之所以能在白光照射下呈现蓝色,说明蓝球只能反射白
光包含的所有光色中的蓝色部分,而现在之所以无法呈现蓝色,则说明2000K的橙光一定
较5500K的白光缺少了蓝色光的部分。蓝球只能反射蓝光,而场景中的照明灯偏偏缺少蓝
色光,蓝球无光可以进行反射,那么自然蓝球目前呈现的就是黑色,也就是无色状态。
而2000K的橙黄色光中,仍然包含一部分的红光和一部分的绿光,所以红球和绿球仍然能
大致呈现红色和绿色。但您会发现,此时的红球红色和绿球绿色与在5500K白光照射下会
有所不同:
之所以不同,是因为2000K的橙色光中,缺失了一部分白光中包含的光线色彩,红球和绿
球无法完整的反射可以反射的全部光线。这种由于在非白光照射的环境下,物体无法反射
自身本可以反射的全部光色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色。
(关于光色的深入理解、红绿蓝三原色的意义、互补色、RGB与CMY的关系,这些与色彩
相关的内容,我会在本文的最后几个章节为您详细讲解,目前展开讲解的意义并不大,因
为这涉及到后期软件中的色温与色彩调整,更适合在本文的最后的软件操作章节细致讲解
分析)
我们回到本节的开始,讨论白色标准光部分提出的问题:一张白纸在什么颜色光的照射下
才能体现白色?当时根据常识,大家都可以直接答出“在白光的照射下”,现在,大家便
可以用理论的知识来回答为什么白纸在白光的照射下呈现白色了:因为白纸可以反射白光
中所有的光色,也就是反射白光,那么我们看到的自然是白色。
如果把这张白纸拿到黄色的白炽灯下,您看到此时白纸应该是什么颜色?当然是黄色,按
照以前的习惯说法,我们会这样解释:白纸被白炽灯的的光色彩染黄了,但经过本节的学
习,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科学结论:虽然白纸虽然能反射全部白光,但白炽灯发出的光线
色彩中缺少了除了黄色光之外其他的光色,所以白纸在白炽灯下看起来是黄色的。科学的
解释方法显得比较绕比较麻烦,但您只需要理解这个逻辑关系即可,平常的时候仍然可以
说:白纸被黄灯染色,所以呈现为黄色。
有的朋友可能会想了:我能理解白纸在白光下呈现白色,在黄光下呈现黄色的理论和事实,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拿蓝色的东西在黄色的灯光下,并没有发现蓝色的东西变成黑色啊,
比如蓝色的塑料拖鞋并没有在卫生间的白炽灯下就变成黑色,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首先,我在上面的三色球实验,也并非是一个绝对理想的环境,您在
生活中见到的场景就更不是理想的环境了,在这种非理想环境中,物体本身很难做到准确
的反射某种颜色,光线又会经过场景中各种物体的反射而形成漫反射,所以,蓝拖鞋在白
炽灯照明的卫生间里,多多少少还是能看出一些基本的蓝色的。
现在我们来回顾前两节的内容: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色温,知道了发光体的色温与发出光线
色彩的关系,明白了不同色温的发光体会对场景中的物体颜色有怎样的改变,知道了偏色
的由来,那么从下一节开始,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在摄影的过程中利用色温来控制最终得
到照片的整体色彩。
【三】偏色与白平衡
在前两节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色温、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前两节课属于本系列文章的
铺垫,有了前两节的基础,我们才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统一概念和名称,而从今天的第三
节开始,才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正题。
在上一节的末尾,我引入了“偏色”的概念:由于在非白光照射的环境下,物体无法反射
自身本可以反射的全部光色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色。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当时举例
的图片:
具体的偏色原因,还请您参考上一节中的讲解。
在这一节的一开始,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上节中的这个解释偏色的实验中,究竟是什么
原因导致我们看到的颜色发生了偏差呢?很显然,上例中的偏色是因为场景中的光线造成
的,因为前后两张图的场景中,只有灯光的色温发生了变化,其他的所有物体属性未发生
变化。
我们现在把这种由于灯光的色温及发出光线的颜色导致的视觉上的偏色,叫做“光源偏
色”。有的朋友会问了:按上面的说法来看,所有的偏色都应该是因为光源颜色造成的,
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种类的偏色吗?当然有,“偏色”二字的涵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例
如印刷时的油墨不够精准会导致偏色;电视机的显像管损坏会导致偏色;戴上有色眼镜
看到的一切都会有偏色......在这里把“光源偏色”独立出来,是因为接下来我们要了解
在摄影中的另一个很常见的偏色 - “照片偏色”。
什么叫做照片偏色呢?在本节中,我们把照片偏色定义为:由于底片或感光芯片的色温
设置而导致的最终照片的颜色偏差。单纯的文字解释理解起来还是很晦涩,我们还是用
实例来讲解:
同样的较为理想的模拟场景,灰色背景、红绿蓝三色球、5500K的白光照射:
现在,我们要开始用相机对这三个小球拍照片了,我们将机身与镜头的参数如下设置:
胶片规格:36mm
快门速度:1/60s
光圈孔径:f2.8
焦距:28mm
感光度:ISO100
使用上述参数连续拍摄五张照片,拍摄这五张照片时,分别将机身的色温值设置为:
2800K、4000K、5500K、7000K、10000K(Canon EOS 5D markII的可设置色温
范围为2800K~10000K,机身不同,可设置的色温范围不同),最终我们得到以下的五
张照片:
从连续拍到的五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在照明色温为5500K的场景中,机身色温从2800K
逐渐升高到10000K,得到照片的颜色由冷蓝逐渐变化为暖黄,而在机身色温为5500K的时
候,照片中灰色背景被呈现为纯灰色,红绿蓝三色球亦无偏色。
在上面的几张照片中,除了5500K机身色温下拍照得到的照片都有偏色,而场景的灯光一直
都保持着5500K的标准白光,所以,这种由于底片和感光芯片的色温设置而导致的偏色,就
是上面提到的“照片偏色”。
从上面的模拟实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机身色温低于场景照明色温时,得到
的照片会偏冷蓝,且差值越大,照片颜色越冷蓝;当机身色温值高于场景照明色温值时,
得到的照片会偏暖黄,且差值越大,照片颜色越黄暖;当机身色温与场景色温相同时,照
片无偏色。这个结论很重要,请大家反复理解并牢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真实的照片样例:
上面这连续的五张真实照片,机身色温也是在2800K、4000K、5500K、7000K和10000K
五个档位,在第一节中展示这个镜头的照片时,我们已经知道现场的照明光线色温恰好在
5500K左右,所以当机身色温设置为与场景照明色温相同的5500K时,得到的照片基本上
没有偏色,而机身色温低于和高于5500K的照片,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偏色。真实照片的
结果与三色球模拟实例中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实例论证“当机身色温与场景色温相同时,照片无偏色”这一结论。
在上一组的理想环境三色球模拟拍照和真实的照片展示过后,我们看到了:当场景照明色
温为5500K时,把机身的色温设置为相同的5500K,得到的照片就没有偏色。那么,如果
场景的色温不是5500K而是其他的色温值时,是不是把机身的色温继续调节到跟场景照明
色温相同,就可以得到不偏色的照片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同样的场景,浅灰色背景,红绿蓝三色球,此时场景的照明色温为3000K,您的眼睛应该
看到这样的颜色感觉:
这是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确认的常识了,3000K的暖黄色灯光下,本应是浅灰色的背景会
被灯光染为黄色,同时红绿蓝球也会因为灯光色温的关系而发生偏色。
接下来,我们依次使用5500K与3000K的色温对这个场景进行拍照,得到下面两张照片:
从得到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见,在场景照明是色温为3000K的暖黄色灯光时,使用5500K
的机身色温进行拍照,得到的照片恰好反映了与我们肉眼看到的比较接近的暖黄色,而使
用与场景色温相同的3000K机身色温拍照时,得到的照片恰好可以使原本为灰色的物体呈
现为灰色,彩色物体不偏色。
为什么使用5500K的机身色温拍照,得到的照片就和我们肉眼看到的现场颜色比较接近呢?
因为5500K的灯光色温意味着“白光”,当相机的机身色温设置为5500K的时候,说明机
身的感光芯片是按照全光谱无偏颇的进行画面捕捉的。场景内的照明光线若不是标准的5500K
白光,那么则必然缺失一部分光色,而相机感光芯片又是按照白光的全光谱进行接受,所
以场景内照明光线缺失必然被相机感光芯片等量接收。
例如上面实例中的照片DSC - 0006,现场照明光色温为3000K,肉眼看起来是暖黄色,这
说明此时的照明光相对于5500K的白光,缺失了除了暖黄色光以外的其他光色,所以看起来
是暖黄色的,而此时机身色温设置为5500K,按照白光的全光色光谱进行捕捉,现场光中缺
失了除暖黄色光以外其他的光色,那么得到的照片中同样就缺失了除暖黄色光以外其他的光
色,所以最终得到的照片是和肉眼看到的现场光线色彩比较接近的暖黄色。
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的提到5500K色温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只有相机机身的色温设置为
5500K时,拍到的照片才能相对正确的表现拍照现场真实的光线颜色。这也是为什么传统的
日光型胶卷色温为固定的5500K的原因所在。
通过上面所有的实例和真实照片展示,我们已经成功的论证了:“当机身色温与场景色温
相同时,照片无偏色”这个结论的正确性。那么这个结论的实际应用在哪里呢?答案就是
数码相机的Auto White Balanc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WB,自动白平衡。
数码相机相对于传统的胶片相机,最大的进化之一就是使用感光芯片来替代胶片,感光芯
片的色温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设置的,这就显得比传统的固定色温的胶片灵活许多。
数码相机可以自动的监测场景内的颜色,然后分析得到场景中照明光源的大致色温,同时
将感光芯片的色温设置为与分析得到的场景照明色温大致相同,这样拍到的照片就不会有
太严重的偏色。简单的说,白平衡就是数码相机在根据场景自动调整机身色温的过程,其
结果是使机身色温与场景照明色温基本相同,得到的照片基本不会有严重的偏色。
请看下面这两张真实照片:
场景构成为:纯白色的墙壁前一盏台灯,台灯使用色温为2800K的暖黄色11W节能灯泡,
左侧照片使用固定5500K色温拍照,右侧照片使用AWB自动白平衡模式拍照。
我们可以看见:左侧的照片,由于机身色温设置为5500K,所以很好的表现了台灯灯光
暖黄色的色彩感觉;而右侧的照片,机身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机身经过检测后,将感
光芯片的接收色温设置在3100K,与灯光本身的2800K比较接近,所以最终照片看起来
白色的墙壁比较偏向白色,而不像左侧的照片那样被灯光染色那么严重。
本节课至此,我想大部分的朋友会有两个很大的疑问,第一:既然场景的灯光色温为
2800K,那么为什么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最终把机身色温设置在3100K而不是2800K呢?
因为相机不是人,它不能把节能灯从灯罩中拧出来查看铭牌上面的色温数值,它只能通
过镜头取景范围内的内容来大致估算现场灯光的色温,所以无法做到绝对准确,而且在
真实生活中,您看到的光和相机接收到的光一样,除了光源直接发出并进入您眼中的以
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场景中物体的反射光,这是一种复杂的复合光,本身的色温
就已经与发光体的原始色温有差别了,相机又怎可能绝对精准的去自动设置自身的色温
呢。
第二个大疑问就是:上面左边的那张照片,怎么感觉比眼睛看到的要黄啊?我眼睛看到的
没有这么暖黄的。的确,虽然5500K的机身色温可以相当准确的表现现场光线真实的色彩,
但还是那句老话,相机不是人,人眼的视觉系统是无比强大的,远不是目前的科技产品可
以比拟的,在人的视觉系统中,有一个隐藏的“白平衡”系统,这种隐藏的白平衡系统,
会让您在光线很暖黄的时候感觉不到那么黄,光线很冷蓝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那么蓝。所
以,可以说相机并没有我们这么人性,但它比较客观,照片中的黄色和您看到的黄色有区
别,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我们现场肉眼看到的黄色,但同时也应该本着科学客
观的态度认可照片中呈现的黄色。
总结前三节,您现在应该得到这样的概念体系:
照明光源色温为5500K - 标准白光
照明光源色温高于5500K - 颜色冷蓝
照明光源色温低于5500K - 颜色暖黄
机身色温高于场景照明色温 - 照片颜色偏黄
机身色温低于场景照明色温 - 照片颜色偏蓝
机身色温等于场景照明色温 - 照片颜色准确
光源色温值越高,光色越蓝;光源色温值越低,光色越黄
机身色温值越高,照片越黄;机身色温值越低,照片越蓝
正是由于上面表述的光源色温值和机身色温值的相反表现,所以才有了白平衡的过程。
简单的想想,光源色温较低,场景光线较黄,为了拍到不偏色的照片,机身就要把色温
调高,让本来是发黄的照片蓝一些,这样一平衡,最后得到的照片就不怎么偏色了;反
过来也是成立的,光源色温较高,场景光线较蓝,为了拍到不偏色的照片,机身就要把
色温调低,让本来发蓝的照片黄一些,平衡得到不大偏色的最终照片。
三节课至此,很多朋友认为关于色温、色彩和白平衡的知识已经差不多了,没什么其他
可以讲的了,其实,前两节课连同这第三节课,也只是铺垫部分,最重要的内容在最后
的两节中。我现在提出几个问题,您就知道其实前三节课并没有真正的把问题描述清楚:
1 如果场景中有多个不同色温的灯光同时照射时,机身的色温应该如何设置?
2 灯光并非只有黄蓝两种颜色,灯光的色彩千变万化,面对颜色构成复杂的彩色灯光照
射的场景,应该如何设置色温?
3 相机的若干种白平衡模式究竟如何选择使用?色温值设置与拍照前期和后期究竟有什
么关系?
4 什么格式的照片可以保存色温信息?不能保存色温信息的照片又如何调节色温?
5 在Photoshop中,什么工具和方法是最适合来调节色温的?
在下一节中,我会将上述的前三个问题解释清楚,这三个问题与拍照前期相关,最后的
第五节中,我会详细解释后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与拍照结束后的软件后期相关。
【IV】前期实战
看过上一节课后,很多朋友虽然搞清楚了灯光色温和机身色温的意义,理解了光源偏色、
照片偏色的由来以及如何避免偏色的方法,同时也理解了白平衡的工作原理,但却更加
糊涂了。以前不是很明白的时候,您还能安心的用自动白平衡去拍照,现在明白了很多,
您反而不知道到底应该选择哪种色温模式进行拍照了。
大家提出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照片的颜色“再现拍摄现场的光线色彩”与“呈现物体的原始颜色”哪一个正确?
2 到底用固定5500K色温拍照,还是用自动白平衡拍照?
3 多个不同色温的复杂环境,应该如何设置色温?
4 如果选择固定色温,色温值就一定要放在5500K上吗?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开始这一节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重新理解一个词:“真实色彩”。什么是真实色彩?每个人理解的角度
都不同,有的朋友认为:“再现拍摄现场的光线色彩”是真实的色彩,拍照现场的光
线是黄色的,拍到的照片就应该是黄色的,这样的色彩才真实;另外一部分朋友认为:
“呈现物体的原始颜色”是真实的色彩,不管拍照现场的光是黄是蓝,拍到的照片就
应该像在纯白色灯光下拍出来的一样,这样的色彩才真实。
持这两种观点的人数量都很多,经常可以在摄影论坛、摄影Q群中看到这两种观点的
碰撞。而就这两种观点本身而言,都是正确的,由于拍照的目的不同、对照片最终色
彩的需求不同,导致了对“真实色彩”理解的不同。
本文中,我们把这个已经被混淆了的“真实色彩”分为两类:第一类,“再现拍摄现
场的光线色彩”的真实色彩,我们把它叫做Live Color,现场色彩;第二类“呈现物
体的原始颜色”的真实色彩,我们把它叫做Absolute Color,绝对色彩。现场色彩和
绝对色彩并非已有专业词汇,而是我为了区分两种不同的对色彩的理解方法而自创的
分类名称。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同一张照片,在Live Color和Absolute Color状态下
的色彩区别:
上面的照片中,场景照明为暖黄色节能灯,左侧Live Color现场色彩的照片表现为与现
场基本一直的暖黄色;右侧Absolute Color绝对色彩的照片表现为物体的原始颜色。
就上面这张照片而言,在拍照时,如何得到左边的Live Color色彩,又如何得到右侧的
Absolute Color绝对色彩呢?根据上一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想要表现现场的光线颜色,
机身色温应该设置在5500K,而想要实现等同于白光照射的光线效果,机身色温要设置
得与现场光源色温一致,如果您不知道现场灯光的准确色温,自己又拿捏不准,那么就
可以把测算现场光源色温的任务交给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来完成。那么,上面这张照
片左右部分拍照的实际参数就应该如下图所示:
Active Temperature,主动色温,指的就是场景内的光源色温值。
Passiv Temperature,被动色温,指的就是在拍照时机身所设置的色温值,或胶片的
固有色温值。
主动色温和被动色温也是我自己为了讲解和理解方便而创造的词,并非已有专业术语。
上面的左右两张照片,场景主动色温均为3000K,左侧照片使用固定5500K色温拍照,
所以得到了Live Color现场色彩,而右边的照片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拍照,所以得到了
AbsoluteColor绝对色彩。
至于为什么右侧照片被动色温是3200K而不是与主动色温完全一致的3000K,答案在
上一节中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那么上面这一组左右两张不同色彩感觉的照片,哪一个是对的呢?其实,根本就没有什
么对错的概念,只看您自己更需要那种感觉的色彩,如果您想要在照片中表现温暖的光
线色彩,那么左边的Live Color就是您应该选择的,如果您想要排除现场光线的偏色,
追求物体的原始本色,那么右边的Absolute Color就是您应该选择的。
那么,Live Color和Absolute Color各自适合什么类型、什么主题的照片呢?我个人
认为:只有对物体原始本色要求非常严格的照片,才需要按照Absolute Coloe的色彩
去表现,其余的场合和题材,都应该按照Live Color的色彩去表现,例如:
我现在有下面两个玩意儿要在网上卖出去,为了表现它们的原始本色,为了最后的买家
不会因为照片颜色和实物颜色不符而退货,我会这样拍摄这两张照片:
而在普通的生活照中,为了表现拍摄时的现场光线色彩,为了照片的颜色可以丰富多彩,
让看到照片的人可以从照片的色彩中判断拍照的时间和环境,我会像下面这样拍摄:
当然,您也可能不赞同我的观点,认为上面两张生活照应该按照Absolute Color的方向
拍成这样:
在我个人看来,上面这两张照片,的确都比较接近Absolute Color,画面中的内容都呈现
出较为接近原始本色的状态,但缺少了光的色彩可以带来的信息,第一张照片,已看不出温
暖的傍晚自然光射进房间的感觉,第二张照片也看不出是在暖黄色的工作桌台灯照明的房间
内拍摄的,两张照片都失去了一些基本信息和审美情调。
色彩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而且没有绝对的对错,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喜好来拍摄才是真正
正确的选择。学习到这里,您应该从此以后不再指责他人的照片色温或色彩错误,您应该可
以明白:只是他人对色温和色彩的认识与喜好与您不同而已,与自己不同的,绝不完全是错
误的。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上面讲到的Live Color现场色彩,表现的一定是与我们当时在现场肉
眼看见的完全相同的颜色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能做到大致相同,或无限接近于完全相同;
Absolute Color绝对色彩,表现的一定是与纯白光照射时完全一致的物体的原始色彩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只能做到大致表现原始色彩,或无限接近于原始色彩。
首先,现场照明光源的色温虽然标注为3000K,但也只是大致为3000K,在技术监督及监测
标准可允许的范围内会有偏差,而实际上画面中的光线色彩又由于场景内的物体反射等等原
因会发生偏差,所以主动色温本就是一个非绝对精准的值。
其次,在数字相机中,连续的Analog模拟光信号被感光芯片采样并最终转换为离散的Digital
数字信号,这个过程叫做模数转换,模数转换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是采样的过程还是模数转
换的过程,都难免出现各种在可允许范围内的偏差,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得到“完全”
“绝对”“毫无误差”的数字信号。
有朋友要问了,数字相机无法做到的,胶片相机能做到吗?答案仍然是否定的,胶片使用胶
片感光成像,胶片本身就有固有的偏色,再加上冲卷时的药水配比、操作时间与温度、冲卷
环境等等因素影响,底片又会有偏色的可能,最后洗出照片时,相纸本身的特性还会再次添
加偏色的可能,所以胶片相机也无法做到“完全”“绝对”“毫无误差”的程度。摄影、拍
照片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艺术感觉的行为,这种与艺术沾边的行业,永远没有大是大非,所以
我们也无须把色彩计较得过分精准。
提到胶片相机,有的朋友问道:胶片相机使用的胶卷色温固定,通常是5500K,数码相机一
般厂家都把自动白平衡作为默认模式,那么,固定色温的胶片相机和自动白平衡的数字相机
在最终照片的色彩感觉的角度来看,孰优孰劣呢?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下面几张对比照片:
左侧的照片,左侧是我用佳能AE1P手动胶片单反拍摄的,使用镜头是FD 50mm f1.4,胶
卷是AGFA 200度日光彩色负片,其色温为固定的5500K;右侧是我用佳能EOS 20D数字
单反拍摄的,使用的镜头是EF 35mm f2.0,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最终的被动色温为4100K。
两张照片的取景范围、拍摄角度与内容、相机参数大致相同,但得到的结果却相差很大。
两张照片的差别在哪里呢?有的朋友会说:“胶片色彩浓郁,数码的色彩暗淡”,这也是网
上当谈到胶片与数码的区别是的一种非常常见的言论,您要是只是这样拾人牙慧的得到结
论,那么这四节课的内容算是白学了。
上面左右两张照片之所以“左边浓郁,右边暗淡”,主要是因为两张照片的被动色温不同,
左侧胶片的固定色温是5500K,照片会表现拍摄当时的Live Color现场色彩,所以整个画面
都带有下午进入室内阳光的暖黄色;而右侧数码机身拍摄的到的照片,自动白平衡的色温结
果是4100K,比较接近现场光源的主动色温值,所以照片更加接近Absolute Color绝对色
彩,所以沙发更接近其原始的紫色,孩子的衣服也更接近其原始的浅蓝色,孩子的肤色也更
接近原始的白皙粉嫩而不像左侧胶片照片中的泛黄的肤色。
那么,如果在这个场景下,我们把数码相机的机身被动色温设置为与胶片相同的5500K进行
拍照,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请看下面一组对比:
在数码机身被动色温设置为与胶片相同的5500K之后,左右两张照片的色彩感觉基本相同
了,不仔细看的话,很难看出明显的差别。至于左侧胶片照片暗部的微偏蓝,以及与右侧数
码相片微微不同的色彩及色彩过渡感觉,以及放大之后才可以看见的胶片颗粒质感,才是胶
片相对数码的独到之处。
我们可以再看一组胶片与数码的对比:
这一组的照片,第一张还是由佳能的AE1P+FD50mm f1.4拍照的,但胶卷更换为
Ferrania Solaris 200度日光型彩色负片,后两张的数码相机及镜头也更换为佳能的5D
markII+EF 50 f1.4,但实际对比结果与第一组几乎完全相同。
所以,在网上动不动就感叹数码机身出片色彩暗淡的朋友们,不妨先停止使用机身默认的自
动白平衡,改用固定色温5500K来拍摄,一段时间之后,您会对光线、色温、色彩有一个重
新的认识,也会对原来总是不满意的相机有了崭新的认识。
有的朋友可能早就按捺不住想要问道:“这5500K的固定色温就这么牛吗?所有的场景都通
吃吗?”当然不是,5500K只是一个常用的标准被动色温而已,它也经常不灵光,例如下面
这一组照片:
这是一组在浴霸的照明下拍摄的照片,一般的浴霸灯泡会采用A级发热钨丝灯,这种灯泡的
色温在2350K左右,所以色彩非常黄,如果这时候还使用5500K的机身被动色温去拍照,得
到的是就如同第一张照片那样一片惨黄的悲剧照片。这是,我们把机身被动色温设置在3000K,
得到的第二张照片,颜色不再那么黄了,但也还带有一定的暖黄感觉,可以不是很夸张的表
达现场的灯光色彩。3000K的色温值,也正是灯光型胶卷的固定色温值,专门用于在室内色
温偏低的灯光照明下拍照使用的。
有的朋友还要继续发问:“为什么反复提胶片,而且还要用胶片和数码来做什么对比,胶片
年代早就过去了,数码机身难道在色温控制上不如胶片?”
我反复提及胶片,是因为胶片的固定色温5500K,经过四节课的学习,您应该已经知道这个
5500K并不是随便定下的数值,这是摄影界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几十年前便制订下来的标准。
我们现在用到的几乎所有的摄影技法,都是在胶片年代已经存在的了,正规的学院摄影课
程,也是从胶片开始学起的,我们在这几节课中谈到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几十年前甚至几百
年前就已经存在的了。
数码机身在色温控制上,从来都是远远强大于胶片相机的,单单一个白平衡功能,就已经把
胶片甩出几条街了,更何况您还可以简单快捷的利用数码相机的自定义色温功能拍一些胶片
年代需要滤色片等辅助器材才能完成的照片:
例如上面的两张耳机和相机的照片,降低机身被动色温,得到时尚的冷蓝色:
升高机身被动色温,得到复古的暖黄色:
之所以那么多的朋友认为数码相机的照片偏灰,色彩暗淡,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真正的体会色
温的含义和用法,拍了几万张照片,若还停留在自动白平衡的级别,那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了。
当场景中的光源并非唯一,且多光源色温不同时,应该怎么办呢?请看下面这组照片:
场景中的左上角打入一个3000K的黄光,右上角打入一个5500K的白光。
先按照右上角的灯光色温,选用5500K的机身色温拍照,得到第一张照片,相机右侧色彩较
为正常,但左侧太黄。
再按照左上角的灯光色温,选用3000K的机身色温拍照,得到第二张照片,相机左侧色彩较
为正常,但右侧太蓝。
最后,我们把色温定在3000K和5500K之间的4500K,得到第三张照片,相机左侧偏黄右侧
偏蓝,黄蓝都不严重,整张照片看起来比较舒服,复古和时尚感就同时表现了。
本节课的最后,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第二节中曾经提到的相机的不同色温模式:
其中,第一个自动白平衡模式和最后一个固定色温值模式,已经在上一节和这一节课中详细
讲解过了,我现在简单讲解一下其他几个白平衡模式的使用方法:
日光白平衡:色温约5200K,适合使用在室外自然光场合,所以拍下的照片色彩都比较接近
Live Color现场色彩,在室内使用这种白平衡模式可能会拍到色彩比较黄的照片。
阴影白平衡:色温约7000K,适合在摄晴天室外被建筑物或巨大物体遮挡而产生的阴影中拍
照时使用,这种晴天室外阴影会表现为略带蓝色,使用阴影白平衡可以拍摄到较为正常的颜
色感觉。
阴天白平衡:色温约6000K,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在室外阴天时特别是阴雨天时的光线会
稍稍偏蓝,此时用阴天白平衡会得到较为正常的颜色感觉。如果城市的空气质量很差,阴天
时的光线反而会偏黄,这时用这种阴天白平衡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更黄。
钨丝灯白平衡:色温约3200K,适合在暖黄色的光源下进行拍照,例如白炽灯、暖黄色节能
灯等。
白色荧光灯白平衡:色温约4000K,适合在稍稍偏暖的荧光灯下拍照。国内的白色荧光灯一
般有“暖白”和“冷白”两种,其中暖白色的荧光灯色温在4000K左右,而冷白色荧光灯色
温较高,颜色偏蓝,所以如果在这种带有蓝色感觉的荧光灯下使用这种白平衡进行拍照,得
到的照片就会明显的偏蓝。
闪光灯白平衡:色温为标准的5500K,适合在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使用,配合闪光灯的5500K
的主动色温,拍摄下来的照片色彩会显得比较正常。
以上的几种白平衡模式都是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采用固定色温来避免照片偏色。
用户自定义白平衡:机身被动色温可以以一张已经拍摄下来的照片为基准进行测量和微调,
适合在场景光源色温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使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参考您手中的相机使用
说明。
以上的几种白平衡模式以及各种白平衡模式的对应色温,可能会根据相机的不同而不同。
一些老型号的相机甚至可能没有白平衡选单,而直接通过机身快捷键来设置白平衡模式,例
如佳能的EOS 20D。
拍照前期时的色温如果设置错误了,究竟对拍照的过程和最终的照片会有什么影响呢?通过
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已经看到了:错误的手动设置并使用固定色温,得到的照片偏色会很
厉害,这样的话,本来一张很好的照片,就这样因为偏色而报废了。而如果过分的依赖自动
白平衡,拍出的照片可能永远都是暗淡的色彩,让人无法满意。无论是色温错误的偏色还是
自动白平衡的暗淡,都可能导致您把一张本来应该挺好的照片直接删除掉了,这是很可惜的
而且无法挽回的。所以,在拍照前期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场的光线条件选择合理的色温模式,
是非常必要的。
我相信很多的朋友现在仍然无法确定应该用什么色温或白平衡模式去拍照,其实,对于非专
业的、对物体原是本色要求不是极高的情况下,色温和白平衡大可使用的随意一些,例如:
自然光下,就用5500K的固定色温,很黄的灯光下,就用3000K的固定色温,而如果实在拿
捏不好,那就使用自动白平衡。
从本文的一开始到现在,一定会有很多的朋友在想:“我早就知道数码单反的RAW可以保
留照片的色温,后期可以随意调解,干嘛唧唧歪歪的说这么多,把色温弄得这么复杂?全都
自动白平衡,然后后期随便调解去不就得了吗?”,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至于为什么
错误,在下一节也就是最后一节中我会为您详细讲解,而上面也讲到了,现场拍照得到的照
片色温有问题,很可能在刚刚拍完当时就给删除掉了,根本就保留不到电脑后期的阶段。在
电脑后期调整照片色温的时候,如果对色温和色彩本身不够了解,那基本上就是在全凭感觉
胡乱调解,而在后期软件对于照片修正和校色的过程中,色温调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
接下来一切调解的基础,这一步如果操作错误,后面所有的操作都是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继
续的,这样又怎能得到一张真正让自己满意的照片呢?
本节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节课是本文的最后一节,我会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在软件
后期中进行色温和色彩的矫正。
【五】后期实战
本节是本文的最后一节,在本节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色温,并且懂得了在什么场合下
应该如何设置和利用色温,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至少我们在拍照之前会想想:眼前的
光线究竟是什么颜色,我们最后想要的到的画面究竟是什么颜色,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
颜色。
色温在摄影前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摄影是光影的艺术”,“光影”二字,并
不只是明暗,还包括色彩,光圈、快门、感光度这几个摄影的常用功能参数都是侧重于
明暗的表现,而色温则是侧重于色彩的诠释,明暗和色彩才完整的构成了一张画面。
事与愿违的是,无论是画面的明暗还是色彩,对于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都很难在
拍摄前期做到完美无瑕。我们都希望拍照片的过程就仅仅凝结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快
门闪过,最终的作品呈现在眼前,但无论我们多么努力,都很难一次性的得到完美的作
品,有时是因为拍摄前期的设置或操作失误,有时是因为原始的照片还不够完美、还有
更大的创作空间,总之,我们经常需要在拍摄结束后对照片进行后续的调整或再加工创
造,在数码年代尤为如此。
而色温在后期调整过程当中,是相当重要的,甚至是高于其他一切的重要,因为色温调
整是在为整张照片“定调子”,您想要得到怎样的最终色彩效果,在色温调节的时候就
需要基本确定,而其他的色彩调整,都应该是在色温既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正因如此,
众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和系统,都会把色温调整放在Over All的第一位。
在学习用什么软件、如何调整色温之前,我们要先做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那就是校准
显示器。为什么要校准显示器?在多媒体领域,校准监视/监听器材是进行后期处理的
第一步,如果您的观测设备不准确,您看到的画面就是不准确的,在一个无法准确观测
结果的环境下,任何调整都是无意义的,这就像钢琴师在演奏之前,都要调一下琴,让
每个琴键的音调和音色正常,这样弹奏出来的才是正常的曲子,用一台走调的钢琴,即
便技巧再强大的钢琴师,都无法演奏出动听的旋律,图片后期处理如此,音频后期处理
如此,复杂的音视频剪辑合成缩混亦是如此。
显示设备校准是相当专业且复杂的工作(很多朋友都知道“Spider”系统,不了解的朋
友可以Google一下),作为我们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在精力上都不
允许动用繁杂昂贵的设备,我们只需要进行最基础简单的调整,避免出现原则性的、低
级的错误即可,所以在这里我也仅介绍适合我们业余爱好者的显示器校准方法。
简单的校准显示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系统校准,一种是硬件校准。系统校准指的是通
过调整电脑操作系统的画面输出参数来控制最终观看到的色彩,硬件校准是通过调整显
示器本身输出的参数来控制最终看到的色彩,通常情况下,两种方法可以配合进行。
如果您是PC用户,我强烈建议您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因为Windows7的颜色校
准和色彩管理是比较强大的,同时目前大多数图形图像软件的最新版本,在Window7
操作系统下运行起来会更加稳定。
Windows7的校准颜色功能在:“控制面板 - 外观和个性化 - 显示 - 校准颜色”的
位置:
点击左侧选单中的“校准颜色”,就可以开始进行显示颜色校准。
Window7的颜色校准功能非常体贴,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提示,您可以根据提示来理解每
一步的意义并进行正确的操作。Windows7的颜色校准分为几个步骤,分别是:伽马值
(灰度系数)、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其中前三步都是在矫正显示器的明暗和反差,
校准说明以及图片非常简单易懂,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讲解了,我们重点来看一下最后
一步的色彩平衡矫正,因为这一步将会明显的影响到您最终观测的颜色。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现在要进行的色彩调整,目的是让灰色的内容正常显示为灰色,如
果本应是灰色的内容看起来偏黄或偏蓝,那就意味着您的显示器呈现的色彩是错误的。
跟着系统的提示,使用红绿蓝三色推杆,让画面中的各种明度的灰色块正常的显示为灰色
即可:
需要提示的是,在调整标准灰色的过程中,您最好在夜晚房间内没有强烈光照的时候进
行,例如晚上,因为此时显示器显示的颜色不会被环境内的光线干扰,您可以得到更加
准确的结果。如果您本身对色彩不是很敏感,无法确定最终调节的到的灰色是否为纯灰,
这时不妨找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来帮您来确定一下,直到调节到大家都认可的纯灰色,就
可以点击“下一步”按钮结束色彩调整了。
Mac OS的用户,在色彩校准上会更有优势,Mac OS的色彩校准比PC来得更加
详细而专业。Mac OS的色彩矫正功能在:“系统桌面 - 系统偏好设置 - 显示器 - 颜
色”的位置,其校准方法与上面讲到的PC系统下的较色方法大致相同,只要按照提示一
步一步的调整和操作即可,所以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硬件校色的方法也不是很复杂,首先,您需要一张简单的显示器校色卡,例如下面这张:
接下来,使用显示器上的按钮开启功能菜单,在菜单中找到有关于色彩的选项。眼睛看
着校色卡,然后分别调整亮度、对比度等参数,尽可能的保证能从背景中看清上图中左
上角的全部暗部梯度和右上角的全部亮部梯度,如果太暗的部分和太亮的部分无论如何
调整都看不清,没关系,不用太在意,我们不需要做到非常精准,只要保证倒数第二个
暗部色块和亮部色块可以从黑白背景中看出即可,只要您的显示器不是特别糟糕,这一
点就应该能做到。
最后,我们还是需要调整中性灰色,有一些显示器可以直接选择厂家设置好的色温值,
您可以选择不同的预设测试一下效果,如果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通过红绿蓝的配比最终
得到比较准确的灰色表现。
根据经验,绝大多数的朋友在进行显示器校准之后都会觉得非常不适应,例如有的朋友
觉得显示器变暗了或变灰了,没关系,如果您觉得显示器较以前偏灰偏暗了,这很可能
说明您以前的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太高了,很多的厂商都喜欢把显示器的默认亮度对
比度设置得很高,因为这样画面看起来才比较漂亮,但这种漂亮并不是我们需要的。用
这种亮度对比度较高的显示器调节出来的照片,在其他的校准较好的显示器上看起来,
会偏灰偏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的照片偏灰偏暗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朋友在自己
的显示器上看着很不错,殊不知自己的显示器在未校准之前,亮度和对比度都经过了夸
张的提升,同理,这也是这些朋友看别人的照片总觉得过曝或黑死的原因之一。另外,
很多的笔记本用户在色彩校准后会觉得,显示器看起来没有以前那样“亮蓝”了,这也
说明,您以前的显示器设置可能色温过高,现在看到的才是更加真实的色彩。
显示器的校准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校准自己的显示器,才能统一大家的
交流语言和标准,才能真正的欣赏到一些好作品的明暗及色彩表现。有了基本的显示器
校准,我们在接下来的后期软件调整中才有一个最低的保障,至少您调节的东西在别人
的显示器里看来,不会太离谱。
接下来,我们就要真正的开始进行后期色温和色彩调整了。上一节中,我们提到了RAW,
很多朋友都知道:“RAW可以保留照片的色温”、“RAW可以调整光源色温”,但其实
这种理解方法是错误的,对RAW调节的到底是什么色温?首先,绝不是照片的色温,通
过第一节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无论是冲洗出来的胶片照片,还是数字照片图片,都不
具有色温属性,只有发光体才具有色温属性;对RAW调整的也不是光源的色温,现场的
光源色温是事实存在且既定的,在已经拍摄完成的情况下,无法时光倒流去干涉拍摄时的
色温。其实,从根本来说,我们可以对RAW调节的,是上一节讲到的Passive Temperature,
被动色温,在后期软件中对RAW进行色温调整,就等同于拍摄前期调整机身的色温。
关于RAW,本来我在这里写了两千多字的介绍,后来还是决定删节掉了,因为想要了解
RAW,简单的话,在Google上搜索一下,就能得到很多答案,深入一些了解的话,区区
两千字是绝对不够的,为了不跑题,我仅对RAW做与本文相关的介绍,更多的关于RAW
的知识,我会在即将要制作的Camera Raw视频教程中详细为大家解释说明。
那么,RAW是什么呢?RAW是刚刚完成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ion)的
数字信息,它并不是可观看的图片。无论用什么方法在任何设备的显示器上看到RAW的
图像,其实看到的都是对RAW先解码再编译为可观看的图片格式。(也有一些朋友认为
RAW近产生并停留在光信号转换得到的电信号程度上,只是电信号,但我个人认为,电
信号是没办法被电脑磁盘储存的,仅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应该可以判断RAW还应该是一
个数字信息,产生于“光 - 电 - 数字信号”的过程)
RAW的优势在于:
1 Original! - 原生!
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原始光影,保证不经过机身内部的程序及电路过滤、处理、转码与
压缩,给用户一个最最原始的光影信息用于后期处理和编辑。能影响RAW的只有光圈、
快门、焦距、感光度以及色温,其他的所有机身设置都无法影响RAW。
2 16bit!
远远超越8bit的jpeg的16bit色彩深度,为您提供更细腻的画质和更宽广的操作空间。
3 Nonline!- 非线性!
您在拍摄后期调整RAW的时候,有的参数就如同时光倒流您回到拍摄时在调节相机机身
参数一样。正如上面提到的:在后期过程中对RAW进行色温调整,就如同拍照前对相机
机身进行色温调整。
4 Nondestructive!非破坏性编辑处理!
在后期过程中,所有对RAW的编辑和处理都不会影响到RAW本身,这符合专业多媒体领
域对于Footage素材的“Nondestructive Editing - 非破坏性编辑处理”理念。(什么
是非破坏性编辑处理,如何在图形图像领域进行非破坏性处理,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 《图形图像的非破坏性处理》)
数码单反的最强大点之一,就是可以拍摄RAW,近年来,一些民用的相机也开始支持RAW,
例如几年前的松下LX5等。在您相机的选单的“照片格式”类别中,就可以选择设置使用
RAW拍照,方法很简单,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设置,请查阅相机的说明书,我在这里就
不详细说明了。
当我们拍摄的到了RAW之后,用什么软件来打开、预览和处理呢?常用的软件有:
上图左一,Adobe Photoshop + Camera RAW,Camera RAW是Adobe公司提供的
一款专门用于处理RAW的工具,无法独立使用,必须以插件的形式寄宿在Photoshop、
Lightroom、Bridge这样的宿主软件中。Camera RAW是A目前非常通用的一款RAW处
理工具,也是下文中重点讲解的内容。
上图左二,Adobe Lightroom,是一个集合图片管理和处理功能于一体的软件,适合摄
影师或以摄影为主的图片管理需求者使用,Lightroom中的RAW处理部分,其内核就是
Camera RAW,所以在操作界面、方法上与Photoshop中的Camera RAW大同小异。
上图左三,Nikon Capture NX,是尼康公司的一款专门用于图片处理的软件,只能读取
尼康品牌相机拍摄的后缀名一般为.nef的RAW。
上图左四,Canon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简称Canon DDP,是佳能公司的一款
专门用于图片处理的软件,只能读取佳能品牌相机拍摄的后缀名一般为.cr2的RAW。
其他的RAW处理工具也有很多,例如Phase One - Capture One、Google - Picasa、
Silkypix、光影魔术手等等,这些都不是我个人的推荐,理由就不一一解释了,特别是光
影魔术手,千万不要使用它来开启和编辑RAW。
我个人建议大家使用Camera RAW,因为它不限相机品牌,通用性很好,而且功能和性
能较其他的常用RAW处理软件要更加强大,操作也非常人性。至于是选择Photoshop +
Camera RAW还是使用Lightroom,这看您的需要,如果您只是单纯的处理RAW然后直
接导出最终的jpeg成品照片,那么Lightroom是非常好的选择;如果您在RAW处理后还
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调色、局部处理、文字编排、配图等等,那么还是最好选择Photoshop
+ Camera RAW组合。
无论是哪一个RAW处理软件,您都会发现,色温调整都被放置在所有调整的最上方:
Capture NX: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Adobe Lightroom:
Adobe Camera RAW:
各个厂商对于色温的重视程度说明:色温调整的确是后期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下面的讲解将会以Photoshop + Camera RAW为准,我使用的是Photoshop CS6 +
Camera RAW 7.0,您使用的版本也许与我的不同,没有关系,其实大体是相同的,特
别是色温调节部分,连续几代的Camera RAW在色温调节位置都没有任何的修改和变动。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