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第一位的:) 本来这些器材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属于精神消费。
我则是买的时候就注定知道当摆件,满足 ①极品成色(一般☞50年内的器材才能达到) ②古老(一般超过80年我就认定为古老器材) ③不压钱(一般我默认为千元是一个坎,几百元的东西少吃顿大餐就回来了) 满足三要素后,也知道亏钱都不一定能出手也能接受,我才会买 当然也有满足三点的,但确实无聊无趣我就无情的亏一半也要出手了,没有卖不掉的东西,只有卖不掉的二手
我觉得135全幅机还是占据主流的设备,无论使用还是市场流通都是其他机子比不了的。尤其是现在这种单反机的局面,但凡是个理性一点的玩家(我这里没有说专业的摄影师和搞商业拍摄的专业人士,单指玩家)135单反全幅绝对是个不错的时机。
富士最近也卖不动了,没想到2023年火爆涨价的富士,2024年底也堆在二手贩子手里无人问津了,看来上一波炒X100系列赚得钱怕是丢在股市里没有泡泡冒了吧
必需品就“衣食住行”而且还是按低到高排序的,亚当夏娃吃了苹果有了羞耻感首先考虑遮羞,我觉得知道遮羞才是区别人和动物的区别吧,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取消的凭票供应就是布票,也说明穿衣不愁是第一个解决的问题,然后解决吃饱再到吃好再到吃健康,然后到住房才到车子,所以相亲问的是“有车有房”而不会问低端的吃得饱穿得暖不?
人类的手掌尺寸到肌肉负载力平均值决定了135全画幅相机能做到画质,重量,价格,高感,连拍,虚化,携带等各指标的全面最优
行在最后,我也是对车不感兴趣,电车或者公交足够了,剩下的钱买镜头:D
对车感兴趣的年纪过了,你看有权有势的哪个不是花钱雇佣司机开豪车,自己只是买车坐车 手机钱包都不带,不是最穷的就是最富的
精神追求可能也人和动物的明显区别,动物基本上就是为了活着努力繁衍,然后弱肉强食
2600元的哈苏120/4低配,高配带橙色标,更高配带双蓝杠
同样截取130%原图,细节满满,且此头仅二手2600元,哈苏120/4微距 原图仅16MB的JPG图细节不差,有时候4433拍的16MB图放大细节并不输6100万像素a7R4拍的40MB图 另外,同样低价位下转接135头真不如转接低配哈苏手动头,当然不差钱还是上GFX原厂头
手持拍摄,手动对焦,有了放大对焦后,比胶片机哈苏的裂像对焦还方便还高精读,因为取景器放大看见的细节正是实际拍到的画面放大后效果
原板块:单反相机和镜头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登录后才能使用该功能
银羽七级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