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过年期间除了拜年祝福,你们的朋友圈是不是都被《流浪地球》刷屏了呢?鸟酱也是在大年初一就去电影院支持了这部国产科幻片!虽然这部电影在剧情与台词设计上还有一些瑕疵,但整体视效可谓是国产科幻的最高水平!
蜂鸟网先蜂用户ThomasChu 也从摄影师的视角分析了这部影片的色彩风格,以及摄影中的色彩小知识。
色彩都是“设计”出来的
一般聊到色彩,大家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调色”。仿佛后期无所不能,可以决定整个照片或者影片的色彩。
但无论是电影拍摄,还是平面摄影,色彩都是“设计”出来的,是一个贯穿构思、前期和后期的系统性过程,调色只是其中的最后一步。
特别是对于工业化的电影而言,一个画面最后呈现出来的色彩,是跟道具、环境、灯光、甚至胶片和镜头的选择都息息相关,任何一点前期的失误,都意味着后期燃烧的经费和陡增的时间。
上面这张截图,来自电影开始时给子孙三代关系做铺垫的一段画面。整体调色是非常经典的“橙青色调”(Orange&Teal)。沙滩是比较高饱和的橙色,天空和海面都是青色,但用不同明度以及渐变过渡来分开了海和天。
有意思的地方是主角吴京的服装,可以看到也是橙色的大衣和青色的牛仔裤,这样人物在背景中显得比较的和谐。
而且上身的亮橙色,与背景大海上部的暗青色很好的区分。下身的暗青色,与沙滩的橙色在色相上,与近处的大海在明度上,也分离了开来。
这样我们的主角才在与背景和谐的基础上,又不至于完全混在了背景之中。
上面的截图来自太空舱中的一段场景,青蓝色的光线带来了科技的冷酷感,而红色的灯光更带来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这些色彩的主要功劳都来自于前期的布光。
在我看来摄影后期调色,主要分为“校、定、调”三个步骤。
“校”就是校准原片,让他恢复自然的颜色和正常的白平衡,以及根据器材的特点进行一些校正。
“定”就是根据照片的表达,确认整体的色彩倾向。对于一部影片而言,除了考虑每个画面的氛围,还要照顾到整体的故事,一部科幻大片和一部清新爱情片,色彩取向肯定是不一样的。
对于组图和视频而言,要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色彩倾向,让不同的画面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散乱的镜头。对于《流浪地球》而言,贯穿全片的无疑是三种颜色 - 红、蓝、橙。
红是紧张的红,故事在一个个红色的画面中到达了高潮。
红也是牺牲的红,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饱和式救援,影片中处处都带着一种绝境时刻的集体主义悲壮感。他们的牺牲化为了一抹庄严的红色,贯穿全片。
当然红也是中国的红。无论在多么荒凉的环境中,这一抹红色都最为亮眼。
蓝色是影片中的另一个主色彩。蓝色,象征着科技,无论是辉煌的空间站,还是复杂的装载车内部,蓝色都伴随着这些颇具未来感的仪器。
蓝色也是压抑和悲凉的蓝,暗无天日的地下城市,空间站中已经叛变的人工智能,也无不显示这种赛博朋克的悲观蓝色。
当然蓝色也是寒冷的蓝。当时的地球表面只有零下80度,陆家嘴的摩天大楼连同滔天海啸都变成了冰块。影片中的外景中,阴影部分都透着一股让人感到寒意的蓝色。
橙色无需多说,毕竟人类的肤色就是橙色,除非是阿凡达~~
画面中的灯光也处处体现着橙色,和幽蓝的背景形成了很好的冷暖搭配。
当然橙色也来自于太阳。蓝色的流浪地球,远处是即将告别的暖黄太阳,这画面不要太美。
当然橙色也象征着影片中最重要的一样东西。
无论是红色的牺牲,还是蓝色的科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奋斗,都是为了保住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 希望!
无论是平面摄影还是电影工业,色彩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不要在最后调色的时候才开始考虑色彩,而是要在设计画面、寻找环境、前期布光、器材选择的时候,就将色彩贯穿其中。
色彩要为画面表达和观众心理服务
一部影片或者一组图片,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表达某种内容。
《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基本上以青蓝色和红橙色这对“赛博朋克”中的常见色彩为主,带来一种荒诞的科技感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混乱感。
有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给照片调色的时候,总是显得不够“糖果色”、不够“魔幻风”不够“小清新”?
这是因为色彩的情绪需要与构图、取景、曝光影调的情绪互相呼应,一张大太阳下的自然景色要调成“赛博朋克”,一张昏暗的夜景要调成“糖果色”,完全是南辕北辙啊。
冰雪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寒冷,所以户外雪景画面中。阴影加上青蓝色而不是其他颜色,更能突出这种冰冷的感觉。
黄色是沙漠、岩石、火光、废墟的颜色,因此当毁灭来临时,黄色的主色调更为带感。
偏青的绿色是一种颇为诡异的色彩,常常出现在吓人的恐怖片中。
在《流浪地球》中,每当需要渲染恐怖的气氛时,青绿色就会出场了。
红色是一种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颜色。影片往往行进到紧张激烈的高潮部分,便会使用红色去调动观众的紧张感,以及突出画面中人物的巨大不安和压力。
不同的色彩带来了不一样的氛围和情绪,色彩的使用需要为画面表达和观众心理服务。
要表达三维空间的层次感,就需要通过虚化、明暗和色彩来区分画面的不同部分。
画面右侧是偏亮的、偏暖的、较高饱和的颜色,而画面左侧则是偏暗的、偏冷的、不太鲜艳的颜色。这样画面的左右就通过色彩拉开了视觉差距,从而让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距离。
摄影中经常会用到暗角,暗角不仅仅可以突出主体,同时也是给画面带来纵深感。
色彩不仅带来了层次,也带来了分离。要让一个物体从另外一个物体中分离开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边缘带上不同的色彩。
物体之间的边界线,一定要通过前后期的各种方式,让他们的局部明暗或者色相上有反差,不然他们之间就会显得没有层次。
画面中局部的调整色彩,也可以起到突出主体和重要环境物体的作用。
上面的一张截图非常的经典,画面中心的橙色饱和度,明显比旁边门上和灯光里的橙色饱和度高了很多。通过局部饱和度和明暗的差异,观众的视觉自然的会聚焦到中间的小孩脸上。
再让我们欣赏一组《流浪地球》的精彩截图,真的很燃!
在看过TOMAS的详细色彩分析后,你是不是对于剧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流浪地球》中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哪个呢?
你认为贯穿整部影片的是什么颜色呢?都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
最后鸟酱还是要强烈安利大家去电影院支持《流浪地球》,一起为优秀的国产电影打call!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