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拍照 5 分钟,修图 1 小时。这是你的日常吗?
但如果拍照 5 分钟,甩个滤镜就让你的照片变成最喜欢博主的风格,这主意听起来不错吧?
平心而论,网红也许多种多样,但他们间有一个共同点——都很会拍照(修图),尤其是在 Instagram 这种以图片为主导的平台。所以说,当网红们拿出「核心竞争力」的个性滤镜出来卖给粉丝时,自然就带领起一轮热潮。事实证明,这桩生意非常红火,甚至成为了不少网红博主的主业。
上文所说的「滤镜」,指的其实是专门应用于修图软件 Adobe Lightroom 中的「预设(preset)」。
简单来说,「预设」就是在亮度、曝光、白平衡、颜色等各个选项中以特定参数形成的一个组合,在 Lightroom 里导入这个预设,你的照片仿佛就被套上一个滤镜,呈现出特定的视觉效果。
使用滤镜并不是近年才有的稀罕事儿,其实在Lightroom里,系统就已经自带了不少预设,帮助初学者快速处理照片。
对于大部分专业摄影师来说,照片的后期工作就和拍摄工作同样高强度,甚至称得上是创作过程的重要一部分。这种情况下,用得顺眼的预设不仅是减轻工作量的利器,有时候更是个人风格的制造工具。
而非摄影师的爱好者,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预设,解决自己“不会后期”的问题。
这时候,就有两派观点产生了:
一方认为:使用摄影师预设,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用费劲,就能获得大师级后期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则认为:使用别人的预设,终究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路,长期使用他人预设,会形成依赖,自己懒于摸索后期方式,最终导致无法进步。
不瞒大家说,鸟酱也曾经狂热追求过使用预设,只要看到“大师预设”这四个字,必定用尽方法,装进自己LR中。但后来通过实践,这费劲心思得到的预设,使用率低于10%。早些年在网上流传的预设,多是国外摄影师作品,他们喜爱的色调多是“重口味”,与鸟酱喜欢的风格不搭;过多的预设也让人眼花缭乱,在挑选的过程中花费太多时间,甚至模糊了一开始处理某张照片的想法。
太过于重口味↓
后来,鸟酱就把使用预设当做学习的方法,研究一些特殊色调的曲线、色调分离、HSL等等,真是颇有收获。在了解大师后期思路后,再去摸索适合自己的调色方法。
那么各位摄友是如何看待在后期处理时使用预设的问题呢?
你又更偏向于哪方观点呢?
鸟酱依旧在回复区等待大家~周末愉快,比心心!
我个人的观点肯定是不排斥预设的,虽然平时讲课都是教大家手动调色,但这是为了让大家学会PS里的各种调色工具原理和搭配还有玩法,如果都掌握好了之后,面临大量的作品需要快速出片的时候,一个调色插件能帮我很多忙的,比如婚礼拍摄的后期,我就经常使用VSCO的ACR预设,一个简单的胶片色调就能搞定很多场景,而且客户都觉得很喜欢,比如下面这张
讲课一张照片调色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长,但是干活的时候,调色可能就需要几分钟,效果又好何乐而不为?
但也要说明一点,就是建议还是需要学习一些更精细的PS调色技巧,这样以后遇到各种不同拍摄题材,以及各种商业片的客户要求,都能轻而易举搞定,否则真的有些片子不是一个调色插件预设能简单搞定的,比如下面这张:
老衲老师说的很有道理~
当我们掌握了多种后期技巧时,是否使用预设成为了我们选择之一;当我们什么都不会的时候,使用预设就成了唯一选择。
这两者还是有挺大区别的~
我个人的观点肯定是不排斥预设的,虽然平时讲课都是教大家手动调色,但这是为了让大家学会PS里的各种调色工具原理和搭配还有玩法,如果都掌握好了之后,面临大量的作品需要快速出片的时候,一个调色插件能帮我很多忙的,比如婚礼拍摄的后期,我就经常使用VSCO的ACR预设,一个简单的胶片色调就能搞定很多场景,而且客户都觉得很喜欢,比如下面这张
讲课一张照片调色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长,但是干活的时候,调色可能就需要几分钟,效果又好何乐而不为?
但也要说明一点,就是建议还是需要学习一些更精细的PS调色技巧,这样以后遇到各种不同拍摄题材,以及各种商业片的客户要求,都能轻而易举搞定,否则真的有些片子不是一个调色插件预设能简单搞定的,比如下面这张: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