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我从当年全球畅销的尼康D90升级到牛叉的全幅D810,拥有了不少尼康原厂和三个适马art镜头。由于年龄大了,去年初搞了个索尼A7M2机身,确实轻便了许多。暂时主要玩转接,没买过任何昂贵离谱的索尼原厂FE镜头。当我正考虑入一个最近大火的腾龙28-75 F2.8时,因为要提前预定,被我观望了一阵......就在观望期,等到了尼康即将推出无反微单相机的消息,好!我先停止一切投资索尼FE卡口镜头的想法,等等看尼康无反微单的性能如何,反正我D90、D810、A7M2以及十来个镜头都在,不愁现在有机可用。当证实尼康这个全画幅无反微单确实有更先进的拍摄系统和操控性能、有比索尼更低价的优秀光学素质镜头、或者可以完美的转接它以往自己的原厂镜头......那我将回到新尼康小型化高素质光学系统的新阵营来。短暂的等待,期望带来长久的享受。
没事,反正我目前三台大小机身和一堆尼康口的镜头都在,大干活、小游玩两不误。不过在当今这个高科技发达的年代,只要是著名大厂用心研发的产品不会让你有多大的“失望”。尼康这次改卡口应该是确定了的,从它发布的宣传片就能看出机身口的直径很大,镜头的屁股也粗。卡口改晚了也有晚的好处,可以把目前别人已经定型的卡口全部揽入囊中,至少索尼的FE口一时半会变不了了,好像佳能全幅无反微单的卡口也已确定,据说九月份也会发布新机,好像它也没尼康新卡口的直径大。。。我以前一直遗憾的是佳能可以转接使用尼康口的镜头,而尼康想转接用佳能的不可能,不就是因为尼康的法兰距比别家长、机身口径比别家后期改良的口径小嘛。主要原因是尼康当年最早确定的F卡口比同时期的别家卡口的直径大,所以能在各种时代变迁中坚持到现在,它也该换口了,还是值得期待的。
您可能要失望啦,新出的尼康全幅无反估计不会比索尼a7M3更好,至于改卡口的消息也不知道是否靠谱,卡口改的也太晚了。
积淀深厚
尼康是一家以光学技术起步的企业,其前身日本光学工业公司成立于1917年,最早的工厂为东京品川区的尼康大井制作所(建于1918年,从大井制作所正门到大井街火车站的商业街,就名为“光学巷”)。早在没有尼康品牌之前的1933年,日本光学工业公司就开始生产尼克尔(NIKKOR)镜头(既为公司名称Nippon Kogaku K.K.的罗马字母缩写“Nikko”后加上字母“R”)。随着1944年尼康品牌的相机诞生,1948年尼康I型旁轴相机发售(也就是此后S型的原型),尼克尔镜头开始应用于尼康自己的相机上。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生活》杂志著名摄影师大卫·邓肯,使用Nikkor 50mm f/1.5和135mm f/3.5镜头拍摄的报道图片不但清晰度高而且非常锐利,以至让众多专业人士误以为大画幅相机所拍,由此尼克尔镜头名扬世界,在以后的岁月里,尼克尔镜头高解析度、在战场及太空等极限环境下稳定的操作性,以及以人为本,朴实好用的设计思想,都得以一脉传承。
F卡口诞生
1955年,为了克服135旁轴相机在使用长焦镜头时的不便,尼康开始研发单反相机。在开发之初,尼康就考虑到了各类镜头的互换性以及因未来拍摄领域的拓展而带来的镜头兼容性等问题。
1959年,其推出尼康F单反相机和首批用于单反相机的尼克尔镜头——在尼康F面世前的单反相机多以“Reflex(反射)”的“R”命名,而在英语国家之外的地方“R”发音不尽相同。为了避免发音上的差异,尼康选择了“Reflex”中的“F”,尼康F因此得名,而该机的镜头卡口也自然被称为“F卡口”。
尼康F是一台可以更换镜头、取景器,并且具备卷片马达的相机。而F卡口则为插刀式结构,内径为44mm(取的是近似于35mm胶卷43.27mm的对角线长度),其意义在于可以把从镜头射入的光线完全投射到35mm胶片上。随尼康F机身一同发布的6支尼克尔镜头(包括有日本第一支变焦镜头8.5cm/4-25cm/4.5),都带有“Auto”(光圈叶片自动收缩)、焦距(早期的镜头以cm显示,后来才改成mm)和系列号。
尼康F的诞生一举打破了徕卡旁轴相机绝对垄断的地位,并迅速在新闻摄影中取代了徕卡的地位,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同时也开始了F卡口半个世纪的远行。
融合自动测光
到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单反相机的自动测光和曝光(之前的镜头在拍摄前,必须手动将光圈设到最大,或者先将光圈拧到最小,然后开到最大,才能实现自动光圈收缩),部分单反厂家改换了自己产品的卡口。而尼康考虑到老用户的需求,以消费者的述求为前提,在F卡口基础不变的前提下,于1977年发布了Ai镜头(Automatic Maximum Aperture Indexing,自动最大光圈传递的缩写)。Ai镜头是尼康F卡口的第一次大变动,它能自动将最大光圈值传递给机身,从而实现自动光圈收缩。
在这一年里,尼康一气发布了41支新镜头(另有5款机身),其中包括了极限大光圈的Ai 58mm f/1.2、第一支专业标准变焦镜头Ai 35-70mm f/3.5和专业超长焦镜头Ai 400mm f/3.5等,实在强悍的有点恐怖!
1981年,为了用机械方式实现光圈优先以至程序自动曝光功能,尼康在Ai系统的基础上发布了Ai-s镜头(当年发布了30支镜头,82年又发布了28支,其中包括Ai-s 85mmf/1.4、Ai-s 105mmf/1.8、Ai-s 200mmf/2、Ai-s 360-1200mmf/11等炸弹)。相对于Ai镜头,Ai-s镜头能够根据自身的焦距,以机械的方式向机身提供最大光圈、当前光圈、镜头大致焦距(大于还是小于135mm)等信息,以帮助相机选择不同的程序,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方式时,它们还能在非常宽的光照范围内提供一致的曝光控制。由此,在没有放弃F卡口的前提下,尼康成功的攻克单反相机的自动测光、曝光难题,继续扬帆远航。
挑站自动对焦
进入80年代,实现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成为每个厂家的首要之急,由于这一问题更难解决,所以部分单反相机厂商再次头卡口。而尼康依然认定更改卡口系统,是对以往用户的背叛,所以开发人员充分发挥创造性,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经历了1983年的F3AF自动对焦相机的失败后(F3AF是在F3的基础上加装DX-1自动调焦取景器产生的,随机发布了镜头内置马达的AF 80mm F2.8和AF 200mm F3.5 IF-ED,但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继续勇往直前,于1986年发布了AF卡口(当年共发布了14支镜头和一部F-501相机)。
AF卡口是以F卡口为基础,将机身对焦驱动的AF镜头与Ai-s镜头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它与Ai-s镜头一样在镜头底部有一个机械凹槽,同时在5:30位置加入了一个带槽的对焦驱动镙杆,在卡口环上的12:00位置有五个电子触点),从而实现了全面的兼容,而且对焦速度上也颇为优秀。
在此后,随着自动对焦相机机身功能的不断加强,1992年尼康随F90推出了AF-D镜头,该系列镜头能对主体到焦平面的距离进行评估,并将合焦的距离告知机身以用于测光,虽然在日常使用中看不出它的能耐,但在使用闪光灯时就会有不凡的表现(尼康著名的创意闪光系统就融入了此技术)。
走向数字化
1992年尼康发布了AF-I系列超长焦望远镜头,AF-I镜头内置了对焦马达(I的意思就是integrated),不但对焦宁静快速,而且与F卡口兼容。自此,尼康实现了机身、镜头驱动方式的全兼容。
1996年,装载有超声波马达的AF-S镜头(Silent Wave Motor)诞生,其拥有高精度和宁静快速合焦的特点,AF-S镜头虽然采用了和AF-D型镜头完全不同的镜头驱动方式,但F卡口依然兼容。而到2000年,尼康发布了没有光圈环的G型镜头,2002年底又发布针对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DX镜头,此时的F卡口已经发展为近乎没有机械传动部分的电子化卡口,但50年前用于尼康F相机的老式尼克尔镜头,依然可以装在最新的尼康D3X等相机上拍摄,而最新的尼克尔镜头,也能装在尼康F相机上使用,F卡口完美的兼容性,在单反相机史上近乎神话!
经典以人为本
从F卡口诞生算起,半个世纪过去了,许多当时一并起步的单反厂家的卡口已经经历了多次转换,而F卡口作为尼克尔镜头的开发基础和惟一的卡口,因高超的基础设计使其在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技术革新浪潮冲击后依然沿用至今,并成为将尼康与一代又一代摄影者的纽带。
从F卡口的镜头产量来看,2001年5月尼克尔镜头的量产达3000万支,2008年9月实现4500万支(88个月增长1500万支),2010年8月达到5500万支(23个月增长1000万支),2011年3月达到6000万支(7个月增长500万支),如此飞跃式的增长速度,进一步证明了其“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用户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得到了广大摄影者的认可和青睐。经典,也只有如F卡口这般,在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中诞生!
作者:渔樵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